博盾金属表面处理专家,专注TD
加硬处理、PVD金属表面处理
phone
全国咨询热线:
400-030-1885
13763121885
新闻资讯
客户见证
联系我们
东莞市博盾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咸西社区振业街一号
  • 咨询热线:400-030-1885
  • 手机:13763121885
  • 传真:0769-85309817
  • 邮箱:15907690017@163.com
  • 网址:www.boton888.com
您現在的位置:首 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内幕: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的惊天大阴谋

发布人:管理者   发布时间:2015-11-09
       近些年,“失去的十年”或“失去的二十年”再次成为很多学者评定日本经济状态的最多用语,众多评论也拿日本经济“衰退”作为衡量中日争端之间谁强谁弱的依据,一时间日本经济又被人拿出来讨论和评判。然后这背后却有着日本政府的“惊天阴谋”,这篇文章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日本人喜欢“唱衰”自己

  其实,不仅仅是在中国舆论下有着日本“失去的二十年”之说,日本人自己也同样在大肆渲染日本经济衰退论。在日本国内从政府到学者也将“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演绎得“淋漓尽致”。

  自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之后,“日本完蛋了”“日本从此以后将潇洒地走向衰落”“日本是19世纪的英国”等论调开始取代“日本神话论”“21世纪是日本的世纪”“日本是不可战胜”等论调。尤其是2001年3月,已经年逾八旬的日本前首相宫泽喜一亲自上阵宣称日本经济面临崩溃,正式拉开了“日本经济崩溃论”的序幕。

  “日本失去的十年”始于1991年,当时日本国内经济陷入困局。日本经济界将1993年称为“厄年”,用以形容经济萧条、政治腐败之严重。当时的日本报纸更形容日本国内经济为“好消息难闻一件,坏消息常听八九”。有着“日本经济内阁”之称的经团联则声称:“这将是战后最长的一次萧条。”

  到了1998年,田原总一郎、山田厚史两位记者写了《日本再败北》一书,让“失落”成了日本国民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2000年,日本智库“21世纪日本的构想”恳谈会发表一份报告称:“泡沫经济的破灭不仅在经济领域产生了腐蚀作用,而且蔓延到政治及社会领域,甚至包括我们所赖以安身立命的价值感和伦理规范。我们还未来得及在国民中形成一个富裕社会所应有的伦理道德观念时,就经历了90年代的挫折,被卷入全球化的时代大潮中。”

  2008年出版《大衰退》一书的野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曾经这样描述日本在“失去的十年”里所承受的经济损失:“这是人类在和平时期里所受的最大一次损失。泡沫经济的破灭使日本一共损失了1500万亿日元,相当于日本过去三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

  直到现在,日本还在竭力渲染“失去的二十年”。2011年1月,日本央行发布数据称,日本该年大型制造业信心指数下降,是自2009年3月以来的第一次。2012年1月16日,日本央行发布的地区经济报告显示,日本经济复苏处于停滞状态。2012年9月14日,日本经济财政担当相古川元久向相关阁僚会议提交了9月份月度经济报告,报告对整体经济形势的评估为“回暖趋势出现停滞迹象”,连续两个月作出下调。

  除了日本国内“宣扬”日本经济衰退假象,国际上也附和着这种说法,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外舆论亦在唱衰日本。

  1999年6月21日,美国《时代》周刊以“日本综合症”为题撰文,奉劝人们不要在日本的复苏问题上下注;同年12月28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刊登了一篇名为“日本仍是发达国家中的‘病号’”的文章;德国的《明镜》周刊则在2000年1月3日发表了一篇题为“告别儒家学说”的文章,称:“这次几乎没有人敢预言日本经济会轰动性地东山再起。表明经济迅速、持久复苏的信号似乎很弱,而且往往充满着矛盾。”

  对于国际上的唱衰论调,日本国内不但没有反击和恐慌,反而应声附和,略显蹊跷。然而分析其背后的政治经济妄想,不难看出,这是日本国家战略选择的“高明之处”。

  另外的“1.8个日本”

  在普遍唱衰的背景下,日本经济真如预见的那么糟吗?答案是否定的。

  2010年夏天,英国《卫报》网站发表评论文章称,日本的发展方式可能被长期误读:“全球经济正在衰退。在美国,失业率接近10%,中产阶级的退休前景堪忧。在欧洲,各国都有自己的问题。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失业率始终不高,犯罪率很低,贫富差距现象不明显,全民享受医疗保险,人口预期寿命全球领先。”

  2011年8月28日,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日本问题专家唐淳风发表文章称,今天世界上,在日本本土国家之外,还存在“1.8个日本”。这“1.8个日本”指的即是日本的海外资产和海外产业。“1.8个日本”是日本的雄厚“家底”,在对其经济地位、经济状况进行判断时决不能忽视。可以说,日本是真正享受到全球化红利的国家,而且只有日本才是。

  日本政府很早前就有构建“成熟的债权国”的图谋,首要的一点就是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以与美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深层博弈。

  20世纪80年代,受国内生产高成本的影响,一些大型制造业不得不将部分生产环节移至国外,在低成本地区生产,形成了产业史上第一次全国性大规模战略转移。亚洲金融危机后,亚洲新兴国家出口成本降低,大大挤压了日本的出口市场,日本进行了第二次产业大规模战略转移,而这次则是包括制造业、物流业等在内的全方位转移。

  两次“战略性”转移外加80年代日元升值导致的日本海外权益疯狂收购,铸就了当前日本巨大的离岸经济。

  2012年2月16日,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2011年日本对外投资额达1156.3亿美元,同比增长102.1%。日本企业海外直接投资收益比上年增长34%,达到38136亿日元(478.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来自海外子公司的企业分红收入实现25000亿日元(约合312.5亿美元)的顺差,同比增长6%,连续8年保持增长。

  其中,日本三井物产(属三井财团)、三菱商事(属三菱财团)等七大综合商社在2011年对外投资总额达3.18万亿日元(约合397.5亿美元),大幅超过历史峰值2.35万亿日元(约合293.8亿美元)。并且,这七家公司2011年来自海外子公司的分红收入就超过125亿美元。红利收益主要来自海外油气田、矿山的资源开发权益和电力基础设施项目收益。

  2012年5月,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2010财年海外事业活动基本调查》显示,当年日本海外法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总计18599家,工作人员499万人,日本全产业海外销售额达到183.2万亿日元(约合2.2万亿美元)。

  5月22日,日本财务省公布2011年底海外资产负债余额。公布资料显示日本企业、政府和个人持有海外净资产253.01万亿日元(3.1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6%,时隔两年再次实现增长。日本连续21年保持全球最大债权国位置。

  6月14日,《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一篇文章引用日本银行业巨头瑞穗金融集团首席执行长佐藤康博的话:“日资公司感觉自己别无选择,唯有奋力开辟海外市场。”该报更是认为,受充裕的现金储备和日元走强推动,日资公司正掀起日本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外投资热潮。

  真实的“失去的十年”

  在普遍认定的“失去的十年”中,日本到底又是在用怎样一种方式走到如今呢?事实上,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里,已经利用所谓经济低迷完成了经济转型,只是衰退论调掩盖下的阴谋从未揭开。

  人们普遍认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以很好地说明日本在1991年以后的10年中失去的经济优势,这也是形成日本“十年低迷”“失去的十年”认识的统计基础。然而,若论GNP(国民生产总值,1994年改称为“国民总收入”),日本经济却没有那么糟糕。这点需要正视。

  日本东京大学青年学者卞恒沁曾说,在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在“最深的绝望里”里发现了“最美丽的惊喜”。1989年,日本四大证券公司在欧洲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的77.9%为担保债券,其中87.1%面向日系企业发行,足见日本企业海外生产之规模。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2000年日本海外企业生产率增长14.5%,海外企业的销售总额高达13162亿美元,全部产品的80%都在当地销售,只有20%回销国内。

  1991到2001年,日本海外总资产年均增长3.1%,净资产年均增长13.9%,均高于同期日本GDP增幅。更为可怕的是,到2000年的前5年中,日本投到设备技术开发和刺激生产上的资金已经高达1000万亿日元,约合9万多亿美元。20世纪90年代,日本拥有的美国国债达2000多亿美元,对外的纯资产金额为8910亿美元,是居第二位的德国1818亿美元的4倍多。

  2001年,日本海外总资产达到2.9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GDP的75%;海外净资产1.5万亿美元,超过我国GDP总量;海外制造业销售额4348亿美元,与日本出口相当。

  日本GDP与GNP为何形成如此状态?其实并不难理解。日本著名的制造业研究专家藤本隆宏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日本在全球的商业布局是一种“雁行形态”:本土企业为雁头,掌握最上游的产品和技术;其次是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主要为日本技术做配套;最后才是中国大陆地区所扮演的“雁尾”角色,为日本制造业做组装,处于产业链的最下游。

  事实上,“失去的十年”里日本国内GDP也并未如想象中的那么坏。日本经济在90年代取得了GDP年均增长1.5%的成绩,其经济总量在十年中总计增长了10%。2002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约为4.8万亿美元,约合40万亿人民币,次于美国的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从未让其失业率上升到5.5%以上。

  常驻东京的爱尔兰记者、作家和经济评论员埃蒙芬格尔顿2012年1月8日发表于《纽约时报》的文章写道:“自‘失去的十年’开始后,东京建造超过500英尺的摩天大楼有81栋,相比之下,纽约64栋,芝加哥48栋,洛杉矶有7栋。”

  就是这样,日本在“失去的十年”中享受着“失败者”的喜悦,香港《每周财经动向》曾在2003年11月17日的文章中说:“今天你若去东京,穿行在银座大街摩肩接踵的人流和川流不息的车流中,很难想象这里会与‘经济危机’联系在一起。”但日本顺从地接受衰退之说,背后又有何阴谋?值得考量。

粤ICP备2021148070号